去年年初,吉利银河推出概念车“银河之光”,随后其演变为纯电轿车银河 E8。
今年,吉利银河于北京车展携第二辆概念车“银河星舰”亮相,而今,其量产版也已登场。
犹记得在北京车展上,吉利宣称“银河星舰”凝聚了吉利银河当下所能拿出的全部尖端科技,涵盖新一代雷神电混、11 合 1 高效碳化硅电驱、神盾短刀电池、GEA 新能源架构以及 FlymeAuto 等。彼时,众人皆认为此车将成为吉利银河旗下的旗舰车型——
直至其量产车型银河星舰 7 现身,我们方知,原来这是一款对标宋 Plus DM - i 的入门级 SUV。
工必有意,银河星舰 7 之朴素强大
就造型而言,吉利银河较为忠实于概念车的外观设计,双层立体结构使银河涟漪贯穿灯的形式表达更为多元,旭日东升尾灯则均匀且透亮。
更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此次摒弃了银河 L7 等车型上的矩阵 LED 前脸,此举既提升了颜值,又降低了成本。
在竞争白热化的入门级 SUV 市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期望,实乃重大挑战。面对此难题,吉利银河从根本上转变思路,秉持“工必有意”的理念,即形式追随功能,而功能需服从体验。
换言之,银河星舰 7 的每项设计皆具意义,通过优化成本以提升用户体验。或许这便是移除 LED 前脸的缘由——其实用性欠佳。
带着这一思路审视银河星舰 7 的前脸,可发现其仅包含三个简单元素:日行灯、主大灯以及进气格栅。自然而然,它们各自均肩负着特定任务。
首先是用于照明的大灯。
老司机夜行时有一心得:走灰不走白,见黑停下来。越早察觉危险,便能争取更多反应时间。故而夜间照明设计的目标并非追求更高亮度,而是多争取两秒反应时间、多增加 20 米安全距离,前大灯的照射远度与光照范围方为关键要素。
而吉利银河星舰 7 的分体式大灯设计,降低了主大灯高度,使其光照距离达 181 米。315 颗 LED 灯珠最大限度减少了车前暗区,照射范围提升了 12%。
吉利表示,这些数字绝非凭空捏造,其背后是数十轮灯具模组的拟真测试与光学方案的优化。
在前脸底部,吉利银河一如既往地坚持采用小尺寸格栅,配合全车 20 余处的风阻优化设计,成功将星舰 7 的风阻系数降至可与纯电 SUV 媲美的 0.288Cd。更为可贵的是,吉利在降低风阻的同时,确保了后排的头部空间,未盲目采用溜背设计。
他们深知,对于一款入门级 SUV 而言,实用性最为重要。
“工必有意”的设计理念在门把手上亦有体现。星舰 7 未盲目追随潮流使用隐藏式门把手,而是从需求出发,将一个普通门把手交予用户。拉开此门,会发现星舰 7 的内饰亦是如此。
众所周知,当下众多新能源车为彰显智能,无差别地采用去除物理按键的设计。然而,触屏交互即便再出色,用户视线仍会发生转移,高速上的人车交互容不得半点差错。要知道,视线从路面移开 3 秒,相当于盲开 50 米。
其实吉利银河此前也曾如此,但如今他们已醒悟。在星舰 7 上,他们将高频操作从屏幕中抽出,化为用户手边的按键、拨片、旋钮。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星舰 7 并未带来过多花哨功能,吉利此次选择将必要功能做到实用,而非追求功能繁多却皆浅尝辄止。
手机无线充,具备 50W 风冷;前排座椅按摩,臀背共计 16 个点位;16 个扬声器,功率达 1000W,具备十通道环绕声;车机为处于第一梯队的 Flyme Auto,支持无界互联与微信语音控车,还有同价位罕见的哨兵模式。
在后排方面,吉利银河将重点置于空间上。2755mm 的轴距确保了纵向空间,后排垂向空间达 1.2 米,其后还有一个 628L 的大后备箱(计入底部下沉空间),二排座椅放倒后,可形成长 1856mm 的纵深。
未采用过多舒适性配置,追求的便是一个“大”字。
“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
吉利新能源转型全面提速,2023 年吉利发布银河子品牌,创下 8 个月销量超 10 万辆的佳绩,同年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相较于 2021 年实现 4 倍增长。
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在发布会上对吉利银河的销量予以肯定,吉利集团当下的新能源渗透率已提升至 48.6%,在此背后,吉利银河功不可没。
而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吉利银河的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总计售出 63492 辆。在纯电领域,吉利银河 E5 和吉利星愿率先发力,销量分别为 15730 辆和 15130 辆。两款新上市的车型使银河成为销量增速最快的“大厂新势力”。
然而,在需求更为广泛的插混领域,吉利银河一直未能推出一款能够大规模占领市场的领军车型,银河 L7 开局良好但后续走势低迷,月销量长期在 6000 左右,插混轿车 L6 的成绩亦相差无几。
此次,吉利银河转换思路——追求节油。
上周,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推出其最新电混力作——雷神 EM - i 超级电混。吉利称,该系统热效率达 46.5%,CLTC 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 2.62L。
吉利表示,雷神 EM - i 专注于提升电混车型的燃油经济性。据吉利官方测试数据,搭载雷神 EM - i 超级电混的吉利银河星舰 7,实现了 1400km 的综合续航里程,CLTC 工况下的百公里馈电油耗仅为 3.75L。
与吉利银河此前所用的雷神电混 8848 不同,雷神 EM - i 舍弃了 3 档 DHT 变速箱,采用 P1 + P3 + 单档 DHT 的构成,原本的 1.5T 发动机也变为 1.5L,最大功率从 120kW 降至 82kW。
好在,为弥补不足,吉利将 P3 电机的最大功率从 107kW 提升至 160kW,使零百加速达到 7.5 秒——恰好比其对标车型宋 Plus DM - i 略快一些。
为解决单档 DHT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失速问题,雷神 EM - i 着重强调了冗余安全和 AI 电混的概念。其中的冗余安全,指的是发动机、P1 电机和 P3 电机相互作为备份,以确保动力系统的正常驱动,避免出现失速情况。
“再也看不到‘EV 受限’了”,吉利如是说道。
此外,星舰 7 的 11 合 1 电驱加入了 SiC 升压模块,搭配全球首创的双端 X - Pin 扁线绕组电机、智能寻优控制以及专用的神盾电混短刀电池,PCM 功率转化效率达 99%,满电馈电的一致性亦有所提高。
除硬件部分的改动外,吉利还为该系统融入了一些智能化应用,以实现更精准的能耗管理。例如,其能够提前识别路况、行驶区域、海拔高度以及坡道等场景,预判车辆的动力需求。
吉利在发布会上宣称,银河星舰 7 能够在馈电状态下以 155km/h 的速度行驶 2 小时,且不会出现性能衰减。
最后,是 GEA 架构所带来的安全方面的提升。不同于纯电、纯油车型,插混产品既要考虑电系统的安全,又要顾及燃油系统的安全,对结构的防护要求自然更高。
基于 GEA 架构的银河星舰 7 拥有一个 6 横 4 纵的“保险仓”,分别将发动机、电池以及油箱框住。油箱布置在后轴前方,并与电池保持 140mm 的距离,以应对后车追尾。
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
此为吉利银河为自己设定的品牌使命,吉利 CEO 淦家阅曾表示,银河的定位十分明确,即为主流的、大众化的。显然,相较于此前发布的银河 L7,星舰 7 更具成为“大众精品车”的潜力。
可惜的是,吉利在此次发布会上并未公布价格,且看后续价格如何。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