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花仙子 车百科 63

三个月前,小鹏 P7+首次在海外被媒体披露,其舒展的车身线条在一道轮廓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 然而,P7+的外观造型并非海外网友们关注的核心焦点,真正引发广泛争议的是一则爆料:这款小鹏的新车型将采用与特斯拉类似的纯视觉智驾方案。 此消息一出,马斯克只发了三个点,个中意味耐人寻味。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倘若马斯克观看了小鹏昨日的 AI 智驾技术分享会,不知他会对小鹏的最新发展作何感想。 在分享会上能够发现,小鹏 AI 天玑(XOS)5.4.0 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 FSD 在北美的表现。至少,特斯拉目前已实现的功能,小鹏都已成功达成。 并且,还有不少事情是小鹏能够做到,而特斯拉却无法完成的。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舍弃激光雷达的小鹏,实力更强劲

每月有更新,每季有新车。

回首过往,自 5 月发布以来,AI 天玑系统已经顺利完成了 9 个大版本的更新: 7 月初,XOS 5.1.6 增添了对环岛场景的支持;7 月底,XOS 5.2.0 为内测版和先锋版用户实现了全国道路的全面覆盖;8 月底,XOS 5.2.5 新增了 ETC 通行能力…… 而此次,XOS 5.4.0 版本总共带来了 248 项功能更新,涵盖了 AI 智驾、AI 座舱、AI 底盘以及 AI 互联。更为关键的是,这次的功能更新并非仅面向内测用户和先锋用户,而是面向所有 X9、G9、P7i、G6 的 MAX 用户进行的全面公测。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由于更新的功能较多,下面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是智驾方面,AI 天玑 5.4.0 宣称能够为用户带来“极具特色”的全新体验。 据小鹏汽车智能体验总监于桐介绍,XOS 5.4.0 的一大亮点在于能够实现“0 速激活,原地启动”,即便车辆当时处于 Autohold 状态,或是正在转弯或掉头,XNGP 都能够即刻激活,无缝接管车辆。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在之前的 XNGP 中,除了无法随时随意地开启外,用户还普遍存在一个痛点:在更改目的地或切换路线等特定场景下,XNGP 会自动断开,需要等系统规划好路线后,由驾驶员手动开启。而新发布的 XOS 5.4.0 对这一过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无缝切换,达成了无断点的智驾体验。 同时,小鹏针对小路绕行、跨车道变道、汇入汇出口等复杂场景进行了改进,使得车辆的动作更为精细,决策也更为果敢——仿若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般。 在举办本次发布会的前一天,何小鹏驾驶着搭载新版系统的 P7+进行了一番检验。“明显能够感觉到纵向表现有了突破,全程没有急刹、重刹,另外变道、绕行也更加顺滑流畅,”何小鹏表示,“(P7+)开得比我好。”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不过,关于这一点,小鹏在发布会上的表述较为笼统,具体的表现还需实际体验后才能知晓。 接下来是底盘方面:AI 天玑 5.4.0 新增了小鹏 AI X-Pedal 单踏板模式和 AI 底盘两大功能。 在我的印象中,许多品牌都拥有单踏板模式,但真正做得好的屈指可数:特斯拉、宝马、奔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线性、精准。而其余大部分品牌的动能回收体验,往往让人难以捉摸(不排除有些品牌更注重 CRBS 的标定)。 小鹏表示,新推出的 AI X-Pedal 单踏板模式,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踏板控制,平稳减速且易于操控,在半坡行驶状态下还可支持刹停。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同时,新推出的 AI 底盘结合智驾视觉感知和大数据路况图层,能够实现对底盘的毫米级调整,搭配全新的悬架模式“舒适+”,能够有效化解颠簸,显著提升乘坐的舒适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功能仅支持配备空气悬架的车型。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最后是座舱方面,AI 天玑 5.4.0 版本首次实现了华为 HiCar、Carlink 的互联,使得安卓、鸿蒙系统都能够实现功能丰富的车机互联。 此外,座舱方面还有一个小的更新,即时空光影显示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天气以及使用场景呈现独特的 SR 画面,比如在傍晚时分可以在屏幕上“观赏日落”,充电时可以“追逐极光”。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小鹏这个“理工男”总算展现出了一丝文艺气息。

高算力,引领小鹏开启新的十年

2024 年,智驾行业中最为热门的概念当属端到端大模型。随着 AI 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家车企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在其中,小鹏无疑是进展最为迅速的车企之一。 在 5 月份的 AI Day 上,小鹏汽车发布了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成为当时全球仅有的两家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车企之一。没错,另一家便是特斯拉。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诚然,在数据量和算力方面,小鹏与特斯拉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如果将目光聚焦于国内市场,那么离消费者更近的无疑是小鹏。要知道,即便 FSD 能够在明年成功进入国内市场,消费者依然需要在车价的基础上额外支付 6.4 万元,才能够享受到 FSD 所带来的便利。 然而小鹏则有所不同。 在本次分享会上,小鹏汽车宣布小鹏 P7+全系标配 AI 高阶智驾,并且做到“三不”:不选装、不订阅、不付费。没错,从最低配到顶配,智驾功能全部作为标准配置。而且不仅是 P7+,小鹏后续推出的所有车型,都将遵循这一原则。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鹏的这一新举措不仅使消费者受益,随着智驾车队的不断扩大,其云端大模型也将愈发完善。 与特斯拉、理想、华为、极越等品牌的端到端方案相同,小鹏同样采用了云端训练和端侧部署的策略,既保留了端侧快速响应的能力,又融合了云端大模型强大的理解、生成和决策能力。 目前,行业主流的端到端发展路线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大量规则小模型堆叠而成的“大模型”,这需要众多优秀的规则工程师;一种是“车端大模型”,即将端到端模型直接部署在车辆上,虽然见效迅速,但受限于车端算力,且随着后期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容易遭遇瓶颈。 最后一种则是云端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其参数量是车端模型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这是单纯的车端大模型所无法比拟的。 小鹏汽车副总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博士表示,尽管选择前两种端到端的技术路线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从智驾竞争的最终结局来看,布局云端大模型才是取胜的关键。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小鹏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预研端到端大模型的阶段,他们就坚定地要先构建一个足够强大的“云端大模型”。据李力耘介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参数量达到了车端参数量的 80 倍,通过大量参数量的训练,小鹏能够尽可能地解决智能驾驶中的长尾问题,从而覆盖更多的驾驶场景。 目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训练效率已经提高了 2.6 倍,到 2025 年,其云端的算力将达到 10EFlops 以上——尽管与特斯拉当前的 35EFlops 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起步较晚并不意味着放弃。小鹏全新智驾版本发布,全车型公测且华为鸿蒙互联 对于轻雷达、轻地图的智驾方案来说,高算力大模型既是基础,也是门槛。例如,小鹏云端大模型能够充分发挥摄像头高信息量输入的优势,将有效视觉信息量提升 8 倍。基于此,小鹏汽车推出了 AI 鹰眼视觉方案。 小鹏表示,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雷达方案,AI 鹰眼视觉方案的摄像头信息量是前者的 80 倍,而摄像头能够感知的语义和颜色信息是其 100 倍,摄像头的反应速度也达到了传统摄像头的 3 倍。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首次搭载 AI 鹰眼视觉方案的小鹏 P7+才具备了不惧强光、逆光以及大光差的能力。 同时,李力耘也强调,小鹏的云端大模型与特斯拉的类似,是一个泛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大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在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也同样适用。 关于小鹏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情况,我们将在半个月后见分晓—— 小鹏今年的 1024 科技日推迟到了 11 月 6 日,这也可以理解,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小鹏确实需要精心筹备。

标签: 更为 更加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