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内幕,中国口味快速变化

花仙子 汽车资讯 152

当时和后来的一段时间,回答“何时开始修改汽车以满足最大市场的需求?”的标准答案是,强调中国客户购买的是现有的品牌价值,而不是期望它们改变以适应他们的口味。

这种逻辑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不真正响亮,最初的线索来自高端品牌在中国汽车展览会上展示的一些独特车型,并报告说这些车型被卖给了渴望品牌卓越和独特性的买家,以巨额价格。

这种奢侈必然会影响更广泛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喜欢被驾驶,理想情况下是乘坐豪华轿车,这也迫使行业改变方向。

最极端的例子是大众Phaeton,它只有因为中国才进入第五代,你可以打赌,新款梅赛德斯S-Class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的客户试驾,并可能会认为DS 9完全是基于中国的销售希望。

保持真实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正是汽车制造商最初认为中国客户最感兴趣的事情。

虽然逻辑上需要跟随趋势,但速度必须小心判断,因为改变太快风险失去最初吸引客户的独特卖点。

中国市场发展很快,如最近 Citroën、DS 和 Peugeot 在中国的销售崩溃所示。 Stellantis 三家公司在中国拥有年产100万辆汽车的能力,但只有10万辆的销售额,在追求体量通过整合时,他们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他们的困境也突出了对西方品牌的另一个威胁,不仅是口味和对品牌声誉的尊重变化很快,中国客户也越来越多地被本土品牌所吸引,这些品牌在电动化和互联方面具有优势。

中国每年可以生产约400万辆汽车,但市场需求只有约250万辆,剩余的产能大多属于中国品牌。

虽然工厂尚未满负荷运转,但每年约有100万辆汽车出口到边缘市场,如孟加拉国、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 BYD、Nio 和 SAIC 已经展示的那样),他们将拥有更主流的野心。

中国品牌推动自己的电动化和技术优势,是否将改变游戏规则,而不是品牌价值?

标签: 呼呼 业务 Dealership, sales and marketing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