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的“新车味”正在消失,因为监管机构开始关注塑料、胶水、织物等材料释放的空气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八种常见的汽车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已经被确认对车内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会引发一些人体的过敏反应。亚洲地区的症状报告最为频繁,中国因此在2012年引入了GB/T 27630-2011“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估指南”,该标准将在2021年7月成为M1-class车辆的强制标准,迫使制造商使用无异味的替代材料。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也在2020年6月更新了其关于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和测试的指导,以鼓励减少有害人类的材料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并增加排放友好材料的使用,以改善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
汽车内饰的“新车味”正在消失,因为监管机构开始关注塑料、胶水、织物等材料释放的空气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制造商因此需要采用更纯净、无异味的替代材料。八种常见的汽车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已经被确认对车内人员造成不良影响,这些物质是乙醛、丙烯醛、苯、乙基苯、甲醛、苯乙烯、甲苯和二甲苯,这些气味可能会引发一些人体的过敏反应,如眼睛刺激、打喷嚏、头晕、呼吸困难、疲劳、恶心和头痛。这些气味的强度会因车辆暴露在热和光照下的时间而变化。“这些物质不会简单地蒸发然后消失,” Emissions Analytics公司的CEO Nick Molden 说。“它们会蒸发到车舱内,然后在晚上冷却下来时被表面重新吸收,第二天,它们又会重新蒸发出来,因此当你将所有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一个持久的VOC生态系统。”亚洲地区的症状报告最为频繁,2005年,韩国陆地、基础设施和交通部对800名新车购买者的调查发现,51.5%的人至少经历了一次所谓的“生病汽车综合征”,因此韩国在2007年设立了本地VOC标准,类似的倡议也存在于日本和俄罗斯。中国的JD Power车主满意度调查中,车内气味一直被列为新车购买者最大的投诉之一,中国因此在2012年引入了GB/T 27630-2011“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估指南”,该指南涵盖了测试方法和最大内饰排放标准,该标准将在2021年7月成为M1-class车辆(最多八座的乘用车)的强制标准,迫使制造商使用无异味的替代材料,以继续在世界最大的新车市场上运营。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自2014年11月以来一直监管这个问题,并在2020年6月更新了其关于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和测试的指导,虽然尚未被任何国家采纳,但该指导为政府提供了引入监管的框架,并且如果在国际市场上普遍实施,将会创建一致的标准。被称为 Mutual Resolution Three 的指导“将鼓励减少有害人类的材料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并增加排放友好材料的使用,以改善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根据Molden,人们应该注意到的是“一辆少有异味的汽车”,尽管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价格上涨,因为公司需要将新材料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他们将需要所有供应商测试地毯、皮革等样本,并能够证明它们符合这些规定,”他说。“然后他们需要type-approve,以确保它们在组装后仍然符合限制。”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