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国际表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忽视了人权,没有解决供应链风险。
该非营利性组织的调查结果是一份102页报告的一部分。报告称,汽车制造商未能应对其矿产供应链中的风险,可能会使离钴、锂、镍和铜开采地最近的社区“面临开采、健康风险和环境损害”。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大赦国际评估了13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人权尽职调查政策。它向每个国家发放了一张记分卡,根据它们的“人权政策、风险识别流程、供应链规划以及报告和调解”对它们进行排名,从1分(最差)到90分(最好)。
国际特赦组织授予梅赛德斯-奔驰的最高分是51分。特斯拉得到49分,斯特兰蒂斯获得42分。大众汽车集团、宝马和福特都获得了41分。
国际特赦组织给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打出了11分,而三菱汽车(13分)和现代汽车(21分)得分也很低。
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阿尼埃·S·卡拉马德称这一数字“令人非常失望”,并补充说,比亚迪披露的信息“表明其电池供应链中的人权调查严重缺乏透明度”。她指出,现代汽车和三菱汽车“在关键的人权尽职调查领域缺乏必要的深度和信息”。
虽然大赦国际给了每个汽车制造商答复的机会,并在报告中全文公布了他们的答复,但为了确保平衡,Autocar也联系了相关制造商。
现代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承认收到了大赦国际的评估”,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符合道德的供应链,以维护人权、环境保护和安全”。
比亚迪和三菱拒绝就调查结果向Autocar或大赦国际发表声明。为了提高供应链的可见度,欧盟将从2027年2月1日起推出电池护照,所有超过2千瓦时的电动汽车电池都需要电池护照。
伯明翰大学关键材料研究员加文·哈珀在谈到电池护照时表示:“欧盟是世界各地汽车的一个重要市场,[因此]它无疑将塑造和影响希望向欧洲市场销售的制造商。”
这份报告发布之际,几家全球领先的品牌正积极加大力度,在其矿产供应链中提高透明度、可追溯性和问责制。
例如,作为与供应商CATL和LG Chem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没有被列入大赦国际报告的沃尔沃正在使用区块链来追踪进入其供应链的所有钴的来源。因此,沃尔沃表示,将在2027年前为其所有Bev和PHEV汽车推出电池护照,以满足电池护照法规要求的最后期限。
从合规角度来看,梅赛德斯-奔驰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与领先的环境、社会和治理审计机构RCS Global合作,审查其矿产供应链。在其他地方,宝马正在积极参与负责任的钴倡议,以确定和消除其钴供应链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颁布法令,要求其所有供应商遵守负责任采矿保障倡议的标准。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的钴产量约占全球的70%,主要供应商都使用矿业公司从这个非洲国家开采的材料。
然而,据活动组织发展中的权利和责任(RAIDE)称,地雷正在给成千上万的成年人和儿童以及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其主任安妮克·范·沃登伯格(Anneke Van Woudenberg)表示:“钴矿开采污染了供水。我们发现,污染已经影响了妇女和女孩的妇科和生殖健康,而在某些情况下,污染已经变得非常流行,以至于渔民和农民无法再谋生。”
她还表示,RAD的研究表明,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钴“主要基于廉价劳动力制度和对数千名刚果工人的剥削”。矿业公司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异议,它们在对国际特赦组织报告的回应中表示,他们的流程是“干净的”、“可持续的”且“没有侵犯人权的行为”。
詹姆斯·戈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